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热点聚焦
吕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 2
2024年国庆假期交通安全两公布一
殴打父母者不配当公务员
六部门发文:医生注意,年前向这些行
外交部深夜警告:一切后果由立方负责
寒门能否出贵子?985高校副院长写
出征在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
重磅!CCTV16要来了!
山西临汾聚仙饭店重大坍塌事故调查报
法制天地
消费者拍短视频维权被诉,维权的法律
山西吕梁 是谁在保护污染企业?
山西确定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
焦点透视
山西一地发现同乘人员,活动轨迹公布
真·拾金不昧!司机捡到全运会金牌,
山西公布太原台骀山游乐园冰雕馆“1
北京警方通报吴某凡事件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时评
新华社调查:“神童”们的奖是怎么评出的?
发布时间:2020-7-16 录入员: 点击[898]

新华社调查:“神童”们的奖是怎么评出的?

 

新华社715日消息,近日,云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级小学生以“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参加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引发社会关注。

 

15日晚间,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就“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一事发布调查和处理结果情况通报,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销该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15日在官网表示,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进行核查,如发现违反大赛规则问题,将依规严肃处理。

 

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奖

家长研究方向与参赛项目几乎完全一致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此次引起关注的这名小学生就读于昆明市某小学六年级,参赛项目简介称:利用了高原适应与肿瘤细胞适应的相似性,项目前期利用遗传学比较分析了高原家养哺乳动物和对应平原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发现了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

 

云南一名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这名小学生的参赛项目至少要硕士研究生以上水平才能独立操作,“很明显,六年级学生是无法独自完成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713日发表声明称,获奖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记者查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现,这位家长的研究方向与参赛项目几乎完全一致。

 

“神童”获奖并非个例

这些奖是如何评出来的?

 

记者查阅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历年获奖名单发现,类似的“高大上”中小学生研究项目不在少数。

 

比如,有两名小学生凭借《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项目获得小学组三等奖。该项目简介中称,用绿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为受试药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脏肿瘤疾病模型中的体内药效。资料显示,两名参赛学生当时分别就读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

 

“小鼠成果没有几年不可能完成。”昆明市某研究所的一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

 

“比赛已经变味儿了。”在中科院昆明某下属研究所工作的研究人员黄某告诉记者,之前有朋友请他帮助孩子参加这项大赛,他帮孩子设计了一个符合其知识能力水平的项目,没想到班主任看过后却连说“太low了”。

 

“班主任把之前的获奖项目给我看了一下,我大吃一惊,很多项目至少都是硕士、博士才能完成的。”黄某说。

 

云南省建水县一名连续多年带领学生参赛的崔老师告诉记者,每年获奖名单出炉后,他都会感叹一些获奖作品的水平之高。“比如有小学生研究十分复杂的导航系统,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大力介入,我相信是无法完成的。”

 

记者查阅大赛评审规则发现,奖项的评审由大赛组委会组织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专家组成评委会。评审规则强调必须由参赛者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并明确要求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参赛者本人构思、完成。

 

为了防止造假,大赛不仅要求参赛学生做项目时要拍照留痕、留存资料,还在各级比赛中设置了答辩环节。“答辩是在一个封闭场地内进行的,除了专家和参赛学生,其他人不准进入。”崔某说。

 

记者调查发现,云南省科协邀请的评审专家大多是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深教授、研究员。云南省一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从评审专家的专业背景、资历来看,要甄别出参赛者是否作假、是独立研究还是借他人力量,应该非常简单。

 

对于评审专家为何没能发现一些参赛作品明显超出了中小学生知识能力范围,赛事组织方没有正面回答,仅称“我们也提倡高校院所对青少年进行支持,大手拉小手,会对青少年有所启发”。

 

家长为何热衷让孩子参赛?

 

为什么许多家长热衷于帮助孩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甚至不惜动用各种资源拿奖?

 

记者调查发现,在教育部取消各类竞赛的高考加分之前,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部分科技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与竞争激烈的学科竞赛相比,科技创新类大赛难度相对较低。

 

昆明市某中学王老师告诉记者,教育部已全面取消了各类竞赛高考加分,今年高校自主招生也取消了。“即便不能直接加分或参加自主招生,把获奖经历写进档案里也更好看。另外,当前很多学生出国留学,国外学校尤其重视素质教育,这些奖项在申请时可以成为履历上漂亮的一笔。”

 

“孩子若有奇思妙想要大力鼓励,创造条件保持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兰文华说,“但若是为升学加分或铺就便捷通道,甚至不惜利用规则漏洞挑战社会诚信底线,就要认真反思教育评价机制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办方必须反思评奖标准和办法。比赛应重视对学生参加创新活动过程的考察,引导学生重视参与过程与体验,而不能只是看学生提交的“成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应健全回避制度,提高评委会专业评审、甄别能力。另外,对参赛项目是否为参与研究、独立研究以及规范署名等问题有更细化的规定。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在15日的声明中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大赛评审规则与程序,强化监管机制,更好引导和规范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截至7月15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下一篇: 山西城乡居民将有补充养老保险 也是按月领取待遇
合作伙伴: 百度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合作伙伴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10-2014 山西焦点法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200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