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山西 温暖你我】将三晋美食“舞”向世界
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获得者王张龙
颁奖词:
匠心筑梦风雨不动,23载学艺练功,练就中国面食超人的赫赫美名。将白色的面团幻化成飘逸飞动的艺术精灵,给古老的面食注入了丰厚闪亮的硬核内容。技高艺精,炉火纯青,16384根龙须面,是吉尼斯纪录的高峰。他是山西面食使者,把面食文化舞向全国,舞向世界,舞向大众百姓。
在他手中,山西面食有了更多含义:成为一首歌、一句诗、一幅画,成为中国骄傲。他就是中国面食超人——王张龙。这些年,王张龙尝遍苦辣酸甜,用一颗孜孜以求的匠人之心,诠释着他的面食理想。
1997年春节刚过,16岁的王张龙怀揣梦想出门打工。初入社会,被骗过,也苦过,但学精面食手艺的初心,他始终坚守。白天,他偷偷看师傅怎么和面、拉面,先用脑子记住,然后偷偷跑进厕所,把制作过程记在纸上。按捺不住“手痒”,王张龙借钱买面,放在宿舍里,每天深夜下班后,他的“深夜食堂”便开始了。短短几年,王张龙的基本功就练得非常扎实。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在一次生火时,王张龙的眉毛和头发意外被点燃。医治后,随着烧伤处的痂子褪掉,脸却变成了红白两种颜色。带着这张脸,他重新找工作,但饭店没人敢用他,王张龙又开始了在太原大街上“压马路”的日子。
1999年,王张龙在双来山庄找到工作。在这里,他才知道大饭店里的冷菜、热菜、面案等工作是要细分的,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面食。在这里,王张龙把他从前偷偷苦练的技艺亮了出来。几年中,他已经将各种面点技艺练到炉火纯青。2003年太原举办国际面食节,王张龙脱颖而出。这次活动让他意识到,面食可以走上舞台,可以“玩”起来。
胆大心细的王张龙,特制了一顶6斤重的厨师帽,让面团在头上“坐稳”,练就了“独轮车头顶刀削面”的绝技。来到山西会馆后,他又开始尝试“蒙眼削面”,他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明确“处罚条例”:蒙着眼睛在独轮车上削面时,如果身体从正面“转向”侧面,就打一次脸!就这样,靠着一股狠劲儿,王张龙练就了这项绝技。一次偶然,他发现晚上放在冰箱里的拉面第二天起了面泡,就突发奇想,能否把面团吹成气球?有了想法便去行动,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王张龙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和面,研究醒面的时间、面粉的配比,总结经验教训,失败再试验……面气球终于研究成功。2012年9月,王张龙代表山西面食赴澳门参加了博览会,他现场用8斤面吹出了直径1.8米的面气球,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的现场认证。
这个不到40岁的“面食超人”,几乎拿遍了所有面食大赛的奖项。短短几年,王张龙远赴20多个国家宣传山西面食,将原本深藏厨房的面食技艺带上世界舞台。2014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一场活动中,王张龙为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和158个国家大使现场表演,获赞无数。
“山西面食有400多种,而我只掌握了100多种,往后学习的路还长着呢!”王张龙说,他的梦想就是把山西面食带上舞台,带向世界,让更多人爱上山西面食。
来源: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