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全力防范冬春季流感大规模扩展
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 田勇 太原报道 冬春季是流感等传染病高发季节,更是流感的重点防控时期。11月30日,记者从太原市卫健委了解到,该委已经开始部署冬春季流感防治工作,实施强化监测预警、免疫重点人群、规范疫情处置、落实医疗救治、广泛宣传动员的重点措施,全力防范流感在人群中的大规模扩展,有效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确保太原市新冠肺炎和流感等冬春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平稳、可控。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调查处置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密切监测国内外及太原市流感等传染病疫情形势,切实加强流感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学监测和风险研判,要严格落实有关规定,加强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病例和发热、腹泻等症状监测工作,重点询问患者旅行史、病死牲畜及禽类接触史、可疑就餐史等流行病学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要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标本采集和检测工作;对于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要按照相关方案要求,及早响应,快速处置,切实遏制疫情蔓延扩散。
全市发热门诊定点医院要发挥新冠肺炎和流感监测“哨点”作用,按规定为发热患者采集核酸标本,在检测新冠肺炎核酸的同时进行流感病毒相关检测,最终明确流感的诊断和病毒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不设发热门诊的其他医疗机构要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将可疑病例按规定转诊至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排查治疗。
做好药物储备 应对就诊高峰
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学习、培训、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对流感和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通过询问流行病学史、严格核酸检测(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方式,迅速进行鉴别诊断。对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流行病学史,以及频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患者要高度警惕,特别要注意患者有同时感染流感和新冠病毒的可能性。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实临床一线医疗力量,特别要完善儿科等重点科室门急诊力量调配,有效应对冬春季就诊高峰。要加强药品和物资储备,及时采购充足的病原学快速检测试剂和抗病毒药物等临床常用药品,确保流感医疗救治工作有序开展。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儿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磷酸奥司他韦(含颗粒剂型)的药物储备工作,三级综合医院要在做好磷酸奥司他韦储备的同时,将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纳入医院应急储备药品清单。
关注重点人群加强疫苗接种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高度关注儿童、老年人、孕产妇、肥胖和有基础性疾病等重点人群,强化早诊早治意识,对有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尽早予以磷酸奥司他韦 (含颗粒剂型)等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无需等待实验室检测结果。
在流感医疗救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治未病、辨证论治,科学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治疗,努力提高临床疗效。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减少流感在医院内传播。
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要切实加强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合理测算本地区流感疫苗使用量,积极组织做好流感疫苗采购和储备,加大对流感疫苗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人群流感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县级疾控机构要及时采购流感疫苗,依法依规开展疫苗储运和接种,同时,要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时规范处置可能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疫苗接种偶合事件。
公立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优势,利用医联体、对口帮扶、公益宣教等活动形式,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厂矿开展流感防控知识宣教,将“一米线”“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的流感和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宣教到广大公众,在全社会形成流感和新冠肺炎防控的积极氛围。
来源:生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