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热点聚焦
殴打父母者不配当公务员
六部门发文:医生注意,年前向这些行
外交部深夜警告:一切后果由立方负责
寒门能否出贵子?985高校副院长写
出征在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
重磅!CCTV16要来了!
山西临汾聚仙饭店重大坍塌事故调查报
法制天地
消费者拍短视频维权被诉,维权的法律
山西吕梁 是谁在保护污染企业?
山西确定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
焦点透视
山西一地发现同乘人员,活动轨迹公布
真·拾金不昧!司机捡到全运会金牌,
山西公布太原台骀山游乐园冰雕馆“1
北京警方通报吴某凡事件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时评
“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总理记者会:民生谈得最多,经济大势尽在掌控
发布时间:2021-3-12 录入员: 点击[646]

“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总理记者会:民生谈得最多,经济大势尽在掌控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的总理记者会重回春天举行。

 

3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与去年一样,为防控疫情,今年的总理记者会还是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与2020年的总理记者会一样,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李克强一共回答了11家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首个提问依旧是留给了国外媒体,其中5家是国外媒体、4家是境内媒体、2家是港澳台媒体。

 

从内容上来看,今年的总理记者会依旧干货满满。11个提问包括就业质量和收入、新冠肺炎疫情溯源、宏观政策、门诊费用异地报销、香港选举制度、科技创新、中美关系、助企纾困、两岸关系、改善民生、国内国际双循环等。

 

改善民生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尚在之时,纵观今年的总理记者会,改善民生是李克强谈得最多的内容。

 

在回答第一个记者提问时,李克强就特别提到了就业这一民生话题。他说,“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

 

“去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是反复权衡,还是制定了就业目标,也就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李克强这样解释。

 

李克强说,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

 

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都是改善民生的“重头戏”。

 

在就医方面,中国政府今年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费医保报销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的措施。

 

在子女教育方面,中国政府今年要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在职便利地提高学历,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

 

在养老托幼方面,政府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

“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们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李克强称。

 

经济增速

 

每年的总理记者会上,绕不开的是经济领域相关问题。

 

李克强注意到外界有不少对“今年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关注和分析。他在回答日本经济新闻关于宏观政策的提问时说,(这个增速)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我们说6%以上,6%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而且我们说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李克强称。

 

李克强解释道,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我们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市场主体数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李克强底气十足。

 

他介绍说,“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们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多万户,而且去年个体工商户又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了,活跃度提高了,这是政府推进改革的努力方向。

 

直面问题

 

“家底”底气十足的同时,李克强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毫不回避。

 

谈及就业问题,他说,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

 

疫情影响之下,各方都在努力保障就业,李克强提到了自己去年的一次调研经历。

 

去年,他到地方考察,看了不少店铺,在一个小店,店主跟他说:3个月没有营业了,因为政府减免税费,支持减免房租、水电费,稳岗补贴资金到位,我们没有裁员,挺过来了。他问员工的工资怎么办?对方说当时只发生活费了。在场的20多位员工都说:店里管吃管住,不让我们下岗,还有什么说的。

 

李克强还直陈了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他说,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25%

 

“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李克强表态说。

 

现场承诺

 

直面多领域存在的问题后,李克强会当即作出承诺。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称,“前两年住院费用的异地报销问题得到了解决,极大便利了异地就医。但是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有不少老年人是异地养老,他们门诊的看病开药还需要回原籍报销,非常不方便,所以请问门诊费用的报销何时能得到解决?”

 

李克强此前在中国政府网的网友留言中,也看到了这类问题。他说,“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下决心逐步解决。”

 

他直接给出了时间表,“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

 

“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李克强深谙这类民生问题的解决之道。


来源:澎湃新闻

上一篇: 高票,通过!掌声,超长!
下一篇: 山西省养老金16连涨,算算你退休能拿多少
合作伙伴: 百度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合作伙伴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10-2014 山西焦点法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200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