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热点聚焦
吕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 2
2024年国庆假期交通安全两公布一
殴打父母者不配当公务员
六部门发文:医生注意,年前向这些行
外交部深夜警告:一切后果由立方负责
寒门能否出贵子?985高校副院长写
出征在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
重磅!CCTV16要来了!
山西临汾聚仙饭店重大坍塌事故调查报
法制天地
消费者拍短视频维权被诉,维权的法律
山西吕梁 是谁在保护污染企业?
山西确定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
焦点透视
山西一地发现同乘人员,活动轨迹公布
真·拾金不昧!司机捡到全运会金牌,
山西公布太原台骀山游乐园冰雕馆“1
北京警方通报吴某凡事件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时评
“马拉松之殇”倒逼体育保险产业发展 | 光明网评论员
发布时间:2021-5-25 录入员: 点击[738]

“马拉松之殇”倒逼体育保险产业发展 | 光明网评论员

 

光明网评论员:524日,据媒体报道,甘肃省银保监局对白银山地马拉松遭遇突发极端天气造成的重大保险事故进行紧急摸排,初步估计本次事故团体意外险预估赔偿金额1000余万元,自然灾害救助保险预估赔偿金额230余万元。其中,由黄河财险提供的1000万元应急赔付金已到位。保险赔付是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慰,但对事故的全过程回溯和深刻反思则是避免灾难再次发生的必须之举。

一场马拉松赛事,172人参加,21人遇难,其中还包括多位国内马拉松赛事领域的顶尖选手,如此惨痛的教训实在令人震惊而又充满疑惑。从目前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此事件中无数风险点叠加,最终酿成惨剧。主办方安全管理监督缺位,承办方对突发天气情况研判、预警及紧急救援能力不足,而赛事运营上更是漏洞迭出,赛前对运动员保温装备的检查流于形式、补给点的物资供应不充分、赛道设计不合理、救援设施与组织力量不足等等,使得这场赛事夺走了21条鲜活的生命。

 

这次事故虽然发生在甘肃白银,但应该反思的却不仅仅是甘肃白银。根据田协官方数据,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数量,从2011年的22场和40万参赛人次,发展到2019年的1828场和712万参赛人次。这些赛事在风险管理上都无懈可击吗?未必。此前马拉松运动员“猝死”事件就屡见报端。

 

近年来,马拉松等体育赛事火热,各地通过主办承办体育赛事扩大地方知名度,拉动区域消费,同时收取企业赞助费、广告费,打造旅游品牌等,已经形成了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利益链条。以产业化方式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固然好,但许多地方只盯着商业利益,粗放运营,无序管理,漠视体育风险和运动员安全,长此以往必然难以避免事故发生。

 

一场户外公共活动,总有风险,其中天气变量是最大的风险点,这也是天气预报越来越重要,国家及其相关机构在此投入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而保险公司,从英国的劳埃德船保开始,就是针对天气风险而设立的。所以现在公共户外活动的保险条款都有把投保人无视天气气候原因造成的风险列入拒赔的理由。类似条款既规避了保险公司的损失,客观上也迫使活动组织者重视天气变化,在损失组织费用和一旦出事保险公司拒赔损失更大之间权衡,从而从整体上避免损失。没有这种来自各方的限制,活动组织方就可能无视天气风险,导致参赛运动员发生意外的概率增加。

 

523日晚,国家体育总局紧急召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压实体育系统的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体育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和举措。保险作为对冲风险的制度安排,在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体育风险不断累积的现实背景下,开展专业化的体育保险,助力体育产业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对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深刻反思的重要一环,就是尽快建立健全专门化专业化的体育保险制度。相比美国、日本等体育保险相对发达的国家,我国体育保险行业仍处在严重碎片化阶段,缺乏制度化和系统性安排。体育保险行业专业化程度高,风险也相对高,使其保费难以形成规模,这就需要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对体育赛事主办方和运动员购买体育保险作出规范性要求。如意大利《体育法》就规定,职业俱乐部要将运动员收入的 4%-5%作为保险费用。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体育保险机制,专业化的体育风险管理才能通过市场化机制发挥作用,助力降低体育运动风险,提升体育管理水平。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在体育运动领域也同样管用。谁也无法预判下一次马拉松是否仍会遭遇极端天气,因此加快推进体育保险产业发展,建立规避体育风险的更好机制,是对每一名体育爱好者的生命负责,也是对此次事故中逝者的最好告慰。

 

来源:光明网

上一篇: 国家出手!五部门联合约谈这些企业!
下一篇: 山西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为波兰输入!
合作伙伴: 百度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合作伙伴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10-2014 山西焦点法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200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