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开放麦丨资本市场如何服务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孙春生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联组讨论中发言
“推动设立北交所服务‘山西基地’,支持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在2022年山西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重要组成部分,要体现应有的时代担当和使命责任。1月22日,省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山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春生,就资本市场如何服务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介绍了未来的思路和举措。
2021年,山西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亮点纷呈——“绿色通道”和“倍增”计划成为关键词。广誉远正式回归山西,通才教育在港股上市,科达自控成为首批在北交所上市的10只新股之一,A股中的晋企上市数量达到41家,港股4家。
2021年9月,山西正式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80家。在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方面,山西省政府还具体明确了省属国企及各市任务。为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计划落地,山西省政府共制定了13条具体工作举措。
“2021年,我省资本市场全年实现直接融资2118.65亿元,新增3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模130.05亿元。”孙春生说,按照经济体量排名来看,近几年山西省在全国排名22名至25名之间,但山西省企业IPO的成绩较其经济地位依然并不匹配。IPO项目较少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经济体量,而是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由于经济模式相对单一,企业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2022年,山西资本市场的发展将迎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对此,孙春生介绍,要紧扣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聚焦落实战略部署发准力,不断培育优质上市公司,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进档;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足力,引导创新型中小企业紧抓设立北交所机遇,助力实现上市公司倍增计划,对“一群两区三圈”的重点企业项目,加大融资上市并购等方面服务力度;聚焦激发改革动能发好力,支持天使创投基金行业加快发展,持续为增强高质量发展驱动力提供新动能。(郝宏)
来源:山西日报
|